现在时刻:
天气预报:
 

   博客品鉴
  博客链接
  美文品鉴
  发表文章
  ·服务指南
  ·互动在线
 
美文品鉴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 > 博客品鉴 > 美文品鉴 > 详细信息
 
公交车的故事(下)
发布时间:2015-12-3  浏览:1457次  发布人:任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城乡公交一体化

4.11 桐梧事件后,对交通触动很大,开始从宏观的角度构思大公交格局,但大公交必须彻底解决城乡客运中巴的问题。当时还没有完整的“城乡客运一体化”的思路,只是就事论事地要解决中巴车公司化改造后,挂靠车辆因不服公司管理,经营上仍是小、散、乱,车况差,事故多的问题。于是设想全部收购,由公司统一公营,取消实质是个体经营的现象,以利统一管理,扩大公交经营区域。

但收购难度大,而且线路县、市交叉,需两级政府平衡;同级政府区域内,各公交经营公司线路也相互交叉,故不可能一家公司完成。而“汽运”公交与市公交的线路成功互换,解决了矛盾,使交通局有了信心与决心。于是在2001522,市交通局召集相关部门与有关公司开了个座谈会,会议虽未形成文件,但明确了方向。

        方向既已明确,“汽运”公交在稳固东、南线的营运区域后,于2001年趁东浦镇划入市区之际,在1231,开通市区至杨港的108路,为组建“汽运”巴士公司打下基础,并拉开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序幕。所谓拉开了城乡公交体一化的序幕,不是刻意之为,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。

 当时开108路的杨港,大旗是“汽运”公交,内核是绍汽集团与县运输公司的联合车队。前面提到,东浦、齐贤、安昌一线有50余辆城乡客运车,绍汽集团只有3辆大客。公司化改造时,这一线的个体中巴大部分进入县运输公司。观光巴士事件后,县运输公司对管理这批车辆失去信心。一是收益少,二是来自上面的压力加大,故急需转换经营模式,解脱困境。而“汽运”公交急需扩大地盘,3辆大客也已到报废年限,若简单地报废更新,再实行承包经营,失去投资的意义。整线改造成公交,又缺少资源,于是只有走合作之路。

 与县运输公司的首次沟通,是非正式性的,只是以私下朋友的名义探了个底,不想一拍即合,但正式谈判过程却非常艰难。常常是谈到午夜,不欢而散。中午吃工作餐时,还是边吃边谈,激动时甚至出现筷子飞舞的状况。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,谈判历时半年有余,才确定方案,实施方案的第一步是1088辆空调大巴上路。

 第二步是在200212811812辆空调大巴上路。随后,迅速铺开,形成西北营运区域,收购及新车总投资费用达628万元。联合车队于同年5月正式成为股份有限公司,谓“建安”巴士。待城乡公交一体化后,县运输公司因有其他方面的发展,拆资退出客运业,“建安”巴士成绍汽集团的独资下属企业,故改名为“汽运”巴士,形成了西北营运区域。

 在“汽运”公交大举拓展线路时,其他公司也没闲着。

 县公交,在县政府于2001年搬迁柯桥时,抓住了这一有利时际。在接管县政府上下班接送车后,以此为筹码,不但拓展线路,并且从各个方向进了市区。还不断找“汽运”公交102路的麻烦,最后在县所的协调下,102路于207平水至柯桥线路开通时停开,完成历史使命,这一线的地盘让给了县公交。自此,县公交形成了完整的西部、及以柯桥为中心的营运区域。

 市公交,继8路车到斗门后,不断拓展外围,染指城乡客运的海涂各线,中巴纷纷有偿退出。坚持到最后,挂靠在绍汽集团下属交客公司的7辆海涂线中巴,于2001321停开,车主们共得线路补偿费28万,车价按购入价的8年平均折旧回购,有一年算一年,不足年按月计,于是市公交有了26路。自此,市公交形成了完整的北部、及兰亭线,和以市区为中心的营运区域。

 三大营运区域形成以后,市、县两级政府认为条件已成熟,市交通局在2002年发了第60号文件,决定对绍兴市区、县区所属的中巴全面收购。统一政策,各营运区自负在营运区内中巴车的收购任务。该项史无前例,又十分艰难的收购改造工作,各营运区相继与当年10月份前完成。“汽运”公交以500余万的收购费用,终结了南部山区的中巴车,并成立二级公交的舜江公司,完成了改造任务。

 收购改造工作,最难的还是南部山区。因南部山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,而且路网结构成树状,路与路相互不通,造成点多面广。点上的中巴又是本土性质,乘客大多是车主的亲朋好友,动一车而牵一片。而且在欠发达地区,经营中巴车是高收入执业者,不像平原地区,开不开中巴车无所谓,不开另谋出路也可,山区放弃中巴,就大多失业,谈判的艰难可想而知。

 如此,有些乡村抵触情绪很大,但这是政府布置的政治任务,在乡镇领导的干预下才勉强完成收购改造任务。说有些,的确只是个别乡镇,大部分对乡村公交还是十分欢迎,欢迎到村民们互相抢夺站牌的成度。

 乡村以姓氏集居,村头张姓,村尾可能就姓王。这公交停靠站的站牌立在村头还是村尾,大有讲究,因为这是家族势力的体现。“汽运”公交,起初不知,立站牌只求村中心,路面宽广处。不想,常常是今天才立,明天就有人挪了地方,后天又有人搬到自己的家门口。城里人图清静,是希望这牌远离;而山里人喜热闹,要这牌在家门口。最后这立牌,修候车亭的定方位之事,只好交当地领导。

 南部山区的公交车开行,还有一个适应期。当初中巴开行时,因乘客是七大姑八大姨,中巴进城往往不直接进汽车站下客,而是根据亲朋好友的要求,送到点为止。改公交后,虽穿城,但是按规定线路、规定站点下客,村民们反而不方便了。于是常常出现堵车闹事现象,个别村民甚至以逃票为荣,常常在亲朋好友中显耀自己不买票、或买短乘长的行为,弄得老实买票的乘客有“吃亏”感。这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素质问题,至今没有完全杜绝。

在完成收购改造任务后,绍汽集团旗下拥有“汽运”公交、“汽运”巴士、“舜江”公交,这三家公交公司。

  2005年始,省交通厅总结了绍兴的经验,形成了“城乡客运一体化”的概念,并在省内全面铺开该项工作。“城乡客运一体化”,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,一是城市和农村在道路、站场等基础设施方面实行一体化;二是城市和农村客运在管理理念、管理体制、政策法规等方面实行一体化,亦即由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城市和农村公共客运、道路客运实行统一管理、统一政策的体制和机制。

 该项工作在省内取得显著成效后,这个经验继而又推向全国。但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,不是一件容易办的事。经济欠发达地区肯定遇到了如绍兴南部山区一样的问题,故至今某些省、某些地区仍在推广过程中。

 然,绍兴却又进了一步,继公交管理体系纳入交通运输局以后,5家公交公司又合并为一家,实现大公交格局。

 当社会发展,地方财政实力增加,人们的公民意识提高,公交成为民生问题后,政府对公交的各类优惠措施便出台了。乘公交的学生优惠,老年人优惠,冷僻线路开行的补贴之类,及燃油,购车方面政策性补助,每年政府给5家公交公司的钱,是好几千万。理论上,这些钱给市公交,没有心理负担,因市公交是国有企业,公来公去,属同一口袋,钱的属性不变,犯不了错。但财政的钱进入民营的个私企业,需十分小心,万一有误,恐说不清楚。于是政府于2013年初,开始考虑大公交体制,即市公交升级为集团,收购县公交、与“汽运”公交、“汽运”巴士、“舜江”公交,四家公交公司。

绍兴的公交管理体系纳入交通运输局后,才真正完成了“城乡客运一体化”的目标。细心的读者或许已发现一体化中,有城乡“客运”与城乡“公交”之别。这是因为一体化工作挂帅的是交通,而理论上公交是城建管辖,一体化工作的实质,又是将城乡客运改造成公交经营模式,故交通直接提城乡公交一体化,有些不大方便。待“城乡客运一体化”工作完成后,就自然成“城乡公交一体化”。

显然,一体化理顺了生产关系,取缔了部门利益之争,这是生产力推动的结果。但对“汽运”公交其实不利,因为在同一体系下,公交与公交的经营之争,两家变成了一家,表兄弟变成胞兄弟,做爹的就只好摆摆平。所以一体化后,公交各方的经营霸气退了不少。而当政府提出,让老百姓享受改革成果,公交作为民生问题,不断推出惠民措施时,公交出现了“补助”政策,绍汽集团就敏锐地意识到公交没戏了。因为,政府对公交的补贴,只能是补经营成本的不足,目的是维持公交能正常运营,而不可能补企业利润。然,企业是以利润为目的,在无利润的情况下,又冒行车安全的风险,这肯定是不合算的买卖。于是,政府一有收编公交的风声,只好顺了大势。

   20141月,绍汽集团顾全大局,三家公交公司的一千余名员工,近四百辆公交车,脱离集团而划入大公交体制,成为国企的一部分。这在汽车站因受高铁冲击,客流急剧减少的同时,可谓雪上加霜。因为绍汽集团失去的不是表面上的公交车,而是失去了与长途客运相配套的网络体系,是失去了公司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经营地盘,是失去了一大部分现金流灵动的财务运作机制。

自此,汽车站原独家经营的城乡客运,因遭受冲击所剩无几,经收购改造,努力拓展,完成公交经营模式后又脱离出去,这“城乡客运”成为历史,以后或许要词典上才能寻找。现汽车站保留的班车,均成了跨境班车。并且这一失去,将进一步影响跨境班车的客流,这确难以承受。

   20145月,绍汽集团的上虞相关客运班线又退出,绍兴市区与上虞市区开通快速公交,进入大公交体制,使东站业务量减少三分之二。而且,因快速公交价格便宜,东站至新昌、嵊州一线旅客,居然先乘公交到上虞,再换乘上虞到新昌、嵊州的客运班车,使东站客流不断下降。此举,不但直接影响东站的生存,还关联绍汽集团对站场布局宏观上的规划定位。

但为了配合大城市建设,支持政府对公交的整合,实行大公交策略,造福人民,这些牺牲,体现了绍汽集团甘为孺子牛的行业精神。

现公交虽整合成一家,满足了大城市建设的需要,为公交线路布局,站场设置,提供了可统一的基础条件。但公交独家垄断经营,失去行业竞争的弊端又将会显现出来,并逐渐成为主要矛盾。当这一矛盾不可化解时,是否又会遵循市场规律,引入竞争机制,多种经济成份参与,而重新共负公交经营之责呢?

因为,事物的发展,总是难逃分分合合的客观规律。

 

 

 

Copyright@2010www.sqj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绍兴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:绍兴市二环西路398号 传真:0575-88025123

建议使用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 浙江ICP备050642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