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时刻:
天气预报:
 

   博客品鉴
  博客链接
  美文品鉴
  发表文章
  ·服务指南
  ·互动在线
 
美文品鉴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 > 博客品鉴 > 美文品鉴 > 详细信息
 
郑和的热水瓶是谁“愚赐”的?
发布时间:2012-8-28  浏览:1439次  发布人:钱科峰

如果说郑和下西洋时是带着热水瓶的,那么徐霞客旅游是打“飞的”去的,乾隆下江南是乘高铁出行的,宋高宗发了十二个紧急电报才把岳飞叫回来的……这是在穿越吗?不是,因为真有人相信郑和下西洋时带着五百年后才发明的热水瓶,这可不是我胡说,有央视节目为证。

央视《寻宝》栏目近日在晋江举办专场时,遭遇一收藏“奇人”,当众展示一件青花瓷器,曰“明永乐青花热水瓶”,系郑和下西洋时的御赐之物,瓶底赫然印有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、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的文字,即便谁都能够看出这排略显歪斜的红字丝毫不像明代书风,但藏家却信心十足地称如果是真品那就至少值一百万元。现场专家自然差点笑掉大牙,连连“夸奖”陶瓷创作者想象力太丰富。

青花瓷热水瓶的收藏真是笑料百出。保温瓶发明于1892年的英国,“大明永乐六年”才1408年,相距将近五百年,热水瓶居然与青花瓶挂上钩,岂不令人发噱?且郑和只担任过内官监太监,并未任职司礼太监,“成祖”两字系皇帝殡天之后的庙号,哪个工匠能未卜先知将庙号与年号一同写在青花瓶上?如此低劣的仿古作假,居然有人信以为真,真是傻子巧遇“奇人”,痴人偏逢愚公了。

这么不合常理的事情,偏偏就有人信了,根本不名一文的青花瓷瓶,偏偏就有人掏钱买了,倘若捣鼓出一款郑和用过的青花瓷电冰箱,估计也会有人如获至宝的。这等不可思议的怪事缘何就发生了呢?我们只能说“没文化,真可怕”。连最基本的历史文化知识都不懂,连最普通的事物认识能力都不具备,竟也幻想着“捡漏”捡出个百万富翁来,岂不知你在捡别人的漏,骗子也在捡你这种笨驴的漏,如此收藏无疑于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。

收藏是一门文化,并不仅指藏品本身含有的文化价值,同时也指收藏者在阅宝无数之后所具备的慧眼识真的文化潜质,只有在文化知识作指引的前提下,收藏才有文化上意义,没有文化的收藏者,即便奇宝满阁亦很有可能是一堆破铜烂铁。收藏是出于对文化的敬重与热爱,首先看到这种文化的价值,而不是藏品的市场价格,用文化知识去鉴赏藏品方能乱中识真,用市场价格去衡量藏品,必然利令智昏上当中计。那些不懂收藏文化但又被“价值百万”之类的诱惑迷失了方向的人,充其量只是一名投机者,或者仅是一名上当受骗者。

这世上没有真正的傻子,这个收藏郑和热水瓶的藏友自然也不是低智商,况如今信息时代,凡有不懂的事情百度一下大致可知端倪,却偏偏闹出了笑话来。究其原因,定是不愿花时间去了解去考证去学习,一味抱着碰运气的侥幸,去试探藏品的真伪,能不吃亏乎?!不懂事物不是你的错,但明明不懂还不肯用心学习,那就是你的不是了。

有智力无财力的,都成了鉴宝专家,有财力无智力的,都成了赝品收藏家,至于那些既无智力学识又无收藏实的准收藏家们,则大多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屡屡碰来晦气。没有学问,宝器都绕着你跑,

郑和的热水瓶,不是明成祖御赐的,依我看,是那些出来打酱油撞运气的无知莽汉“愚赐”的。

 

 

Copyright@2010www.sqj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绍兴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:绍兴市二环西路398号 传真:0575-88025123

建议使用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 浙江ICP备050642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