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时刻:
天气预报:
 

   党建新闻 
  党建新闻
  专题专栏
  学习园地
 党建知识
 企业管理
 行业前沿
 新书推荐
 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
 开展情况
 学习资料
  ·服务指南
  ·互动在线
 
党建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党建知识 > 详细信息
 
构建大抓基层党建新格局
发布时间:2015-3-31  浏览:1471次  字体大小:   文章来源:

落实党建责任

强化基层工作力量


  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。抓好基层党建是各级党委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,坚持书记抓、抓书记,完善“党委统一领导、书记负全责、分管领导具体抓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”的党建工作责任制。深化三级党(工)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题述职工作,定期开展基层党组织、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县(区)、乡镇(街道)、社区(村)三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情况评议活动,加强对县(区)、乡镇(街道)两级党(工)委和部门党组(党委)领导班子、领导干部抓党建工作情况的年度考核。

  深入开展“第一书记”选派工作。选派党员领导干部到渔农村担任“第一书记”,是增强基层工作力量、破解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难题、强化新区社会治理的有效举措。“第一书记”主动参与派驻村的各项工作,整合协调渔农村工作指导员、乡镇联村干部等服务力量,对任职村工作主要负帮扶指导、协调服务职责,不代替、不包办、不逾越任职村党组织书记工作,当好基层党建、基层发展、基层治理方面的“辅导、指导、领航、服务、平安”五大员。目前,舟山已集中选派255名市、县(区)党员领导干部到渔农村担任“第一书记”,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,促进了新区建设各项任务在基层的落实。

  大力倡导基层一线用人导向。把基层一线和新区建设一线作为干部“墩苗育苗”主阵地,每年选派一批有培养潜力、无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挂乡驻村,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、拓宽服务群众渠道、维护基层和谐稳定。大力培养选拔基层优秀干部,建立基层干部保障激励机制,使其政治上有奔头、工作上有干头、生活上有靠头。今年以来,舟山推出6个乡镇(街道)党政副职岗位面向优秀社区(村)书记、主任选拔,把社区(村)党组织书记、主任累计3年以上工作经历作为报名的资格条件,努力形成乡镇(街道)领导干部注重在社区(村)培养和选拔的良好导向。

 

注重党建引领

创新基层治理模式


  坚持党建引领,强化领导核心。在当前社会治理主体日渐多元的格局中,基层党组织要准确把握角色定位,始终确保在各领域的引领作用。要坚持党组织的主导作用,从价值引领、组织动员、为民服务、统筹协调、凝聚骨干等方面,改进党组织领导方式,创新组织设置形式,最大限度地将各类社会组织和群众意愿集中起来、力量发挥出来。要突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,深化“网格化管理、组团式服务”等工作,逐步实现从以拓展党组织覆盖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为主的“内循环”向统筹服务资源、畅通民意渠道、强化群众评价的“大循环”转变。

  坚持党群协同,实现良性互动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,必须坚持扩大基层协商民主,真正使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意愿相结合,形成党群协同的良好治理局面。坚持在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下,发挥人民群众、社会组织、民间团体等的协同作用,为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拓展新渠道、搭建新平台,使之承接并扩大服务功能,与党政部门协同互补,形成多元化、多层次、复合架构的公共治理结构,从而构建“协商共治”的治理机制。增强党群间的协商民主功能,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,通过民情研判会、民主恳谈会、户代表会议等形式,使民意由被动向主动、分散向集中推进。注重培育壮大群众骨干队伍,通过开展“新三培养”等活动,把基层群众领袖、乡土人才等纳入党员队伍,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凝聚到党的周围。

  坚持群众自治,激发主体意识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,群众是当之无愧的主角。充分发挥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,增强党建引领下的群众自治功能,以基层党组织和服务平台为依托,创新行业协会自治、业余社团自治、契约共建自治方式,引导社会组织充当群众利益的代言人,推行社会化、定点化、个性化服务,满足群众的多元需求。增强党建文化的柔性引领功能,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娱活动,使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受到宣传教育、凝聚思想认识。坚持社会治理群众评价机制,以群众满意度评判基层治理的成效,不断推动基层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。

推行“三民”活动

完善基层服务机制


  民情走访点对点。深化“网格化管理、组团式服务”工作,按照“备课入户、针对走访、对接服务、全员覆盖”的工作要求,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网格民情大走访,做到“网格走访不漏户,户户见干部”,打通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百米”。市、县(区)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结合“双角色双争优”活动,全部到社区(村)报到,走访慰问社区(村)等基层困难群众,到社区(村)认领“微心愿”。乡镇(街道)、社区(村)党员干部和网格服务团队按照每年4次普遍走访的要求,通过集中走访、主题走访、夜访夜谈等方式走进群众家中,其中乡镇(街道)党政主要负责人走遍辖区所有社区(村),其他干部通过多种方式走遍联系网格内所有渔农户。

  民情恳谈面对面。以“访贫问苦、纠风问症、治水问计、四干问效”为主题,各级党组织依托基层网格,组织开展千场民情恳谈,广泛邀请各行各业、不同层面、不同类型群众代表参与,使每名下乡党员干部都听到真意见,真心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困难。市县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联系点召开民情恳谈会,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,实打实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困难;市、县(区)职能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结对联系社区(村)、基层站所和服务对象,召开民情恳谈会听取意见建议;乡镇(街道)、社区(村)和网格服务团队通过网格墙院会、户代表会议和“相约星期五、有话大家说”、“干部听民生、共说连心话”、“民情通议事会”等方式,广泛组织开展网格民情恳谈,全市每个网格至少召开1次。据统计,目前全市已召开民情恳谈会1100余场次,征求到意见建议2.6万余条。

  民情工单实打实。根据民情走访、民情恳谈中征求到的意见和群众的合理诉求,制订民情工单,按照“一事一诺一评价”的要求,每一个问题、每一件事项出具一张工单,详细记录问题或事项的时间及内容,在工单上相应作出书面承诺。对服务办事满意度进行评价,由群众打分,定期公布工单内容和打分情况。目前,4848份民情工单已办结4263份,重点事项及未办结事项也结合进了各党组织的整改方案,有效推动了为民服务事项的整改落实。

 

树牢法治思维

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


  实施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。始终把党建活动放到新区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,找准党建活动服务经济工作的结合点,通过深入研究新区建设的新要求、新任务,系统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指标体系、评级体系、责任体系、考核体系,形成科学的工作标准和机制,实现基层党建从重点突破到整体推进,实现党建与经济社会建设互动双赢。继续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,坚持分类指导,根据基层组织班子现状、经济基础等因素,合理划分等次并设定整改目标,实行项目推进,强化认证考核,努力使先进上台阶、中间赶先进、后进变面貌,促进基层党建科学规范高效运作。

  建立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制度。根据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服务保障新区发展的目标、任务,分类建立评价体系,每年对基层党组织的星级进行调整,推动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、对标创标、晋位升级。加大“群岛先锋”党建工作示范点培育力度,打造一批具有新区特色的“发展强、党建强、品牌强”基层党建工作品牌集群,形成全领域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。

 

Copyright@2010www.sqj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绍兴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:绍兴市二环西路398号 传真:0575-88025123

建议使用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 浙ICP备05064214号-1